7月23日下午,由我校與湛江市委組織部合作開展的第七批研究生實踐鍛煉對接會在位于海濱賓館的市人才驛站會議室舉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彭權群,湛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盧景團,校研究生院正處級輔導員兼黨委副書記陳漢能,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劉金明等領導,14個接收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有關同志,水產學院、食品科技學院和管理學院研究生政治輔導員以及參加實踐鍛煉的全體研究生出席了對接會。會議由市委組織部人才科科長蔡昊余主持。
彭權群在會上作了講話。他首先向為我校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給予大力支持的市委組織部和各接收單位表達了感謝。他指出,選派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強校地人才交流合作、拓寬校地合作領域和范圍、促進校地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贏的重要舉措,該項活動已成為我校校地合作的品牌工程,取得顯著成效。他同時指出,作為新時代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既是一段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良好經歷,也是體現新時代有志青年的一種歷史擔當。最后,他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研究生提出三點期望: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將這次實踐鍛煉當作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大課堂,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勇于砥礪奮斗,努力書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篇大文章。要結合專長,充分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應用于實際,要善于總結、善于發現,使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而形成理論,又通過理論反過來指導實踐。三是嚴守紀律,礪煉心志,努力在一點一滴的實踐工作中成長成才。要做到嚴格標準、嚴守紀律、明確要求。要服從崗位工作安排,大膽工作,重視團隊協作,注重溝通與協調,勇于克服困難。
盧景團作了講話。他代表市委組織部向參加實踐鍛煉活動的研究生表示歡迎,向共同促進這項活動的廣東海洋大學和各有關實踐單位的領導表示感謝。他就研究生參與實踐鍛煉提出三點意見:一是研究生到地方開展社會實踐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渠道。要推動項目成為湛江市引才引智的有力支撐,充分發揮好駐湛高校人才的“蓄水池”作用,進一步推動地方單位、企業與駐湛高校的產學研高度融合。二是研究生到地方開展社會實踐是服務發展、增強本領的難得機會。研究生要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深入了解國情、民情,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自身全面成長成才。三是研究生到地方開展社會實踐是地方單位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希望各接收單位根據研究生的個人成長經歷、專業特長以及工作需要,給研究生安排實際性的工作,積極為研究生了解社會了解基層提供良好的學習實踐平臺,創造一切必要的工作條件、食宿條件,盡最大的努力解決實際問題。
會上舉行了“廣東高校首批校地結對實踐育人基地”和“研究生社會(教學)實踐示范基地”授牌儀式。為落實鄉村振興和省委省政府振興粵東西北戰略,廣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粵東西北縣級人民政府與高校結對共建協同育人活動,遂溪縣人民政府與我校簽訂合作協議,獲得省教育廳批準成為廣東高校首批結對共建實踐育人基地。同時,在多年合作的基礎上,根據接收單位的條件和學校學科專業以及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需要,我校遴選出湛江農墾集團公司、湛江恒興飼料集團、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市質量監督家用電器蒸煮器具檢驗站、遂溪縣建新鎮等五個單位作為我校研究生社會(教學)實踐示范基地。彭權群、盧景團共同為以上六個基地的單位代表授予牌匾。
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劉金明在會上宣讀了實踐鍛煉研究生名單,管理學院2017級行政管理專業鐘浩代表參加社會實踐的研究生作了表態發言。
會后,參加這次實踐鍛煉的研究生與接收單位與會領導進行了對接交流,并隨同接收單位人員前往實踐單位報到,正式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實踐鍛煉活動。

彭權群發表講話

盧景團發表講話

會議現場

授牌儀式

合影
(新聞主編:梁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