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中軟國際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7年(第一批)立項名單,我校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和中軟國際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課程內容改革項目獲得立項。此次我校申報的課程內容改革項目的思路是校企雙方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聯合對軟件工程專業的課程內容改革開展探索實踐,結合軟件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計劃,推進具體實施內容。
11月2日至4日,數學與計算機學院院長謝仕義、軟件工程系主任張健等一行到南京參加了“教育部?中軟國際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7年(第一批)授牌儀式”,會議期間,謝仕義一行還參加了“2017產學合作‘新工科’人才培養高峰論壇(第八屆)”,探索新工科建設模式。教育部有關司局級領導、行業協會領導、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領導、合作企業嘉賓和來自全國232所高等院校的400余名院校領導齊聚一堂,共議“新模式、新工科、新人才”。謝仕義一行還與中軟國際有限公司領導就校企合作培養人才、課程改革方式方法、工程教育認證等問題進行了友好協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處長吳愛華在高峰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面向未來,主動謀劃,加快建設和發展新工科》的講話,指出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三部曲,引起了空前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高校和企業也對“新工科”進行深入探索。未來已來,新的產業需求產生,我們必須要主動面對。下一步教育部將面對高等教育新形勢,培養源源不斷的工程人才。
另外,會議還舉辦了高校代表圓桌論壇。圓桌論壇現場,院校嘉賓對多年來積累的產學合作經驗進行了分享,并針對校企創新聯合培養機制、“新工科”人才培養等方面闡述了各自的美好展望與實踐行動計劃。各高校一致認為,軟件人才培養要與產業需求結合、與經濟發展需求結合、要和更優秀的企業來合作、要發揮校企各自優勢,共同致力“新工科”建設。嘉賓表示將繼續深化與中軟國際協同育人,共同踐行“新工科”行動路線。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中軟國際有限公司參會人員合影

會議現場
(新聞主編:翁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