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根據《粵科函產學研字〔2017〕1649號》通知,由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聯合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廣東省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喜獲省科技廳認定,實現了海大深圳研究院在省級平臺上的又一突破。
如今,我們人類的壽命、身高、肥胖指數、健康指標等諸多參數都可以信手拈來地做到宏觀追溯、縱向評價,甚至在畜禽領域也可以做到幾十年的比對和分析,而在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領域和野生水生動物保護領域相關的研究或應用卻十分欠缺。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廣東省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魯義善表示,目前治療和預防魚病主要依賴抗生素和化學藥物,這些藥物的濫用不僅會引起預提藥物殘留、造成環境污染、破壞水體有益菌群平衡等問題,而且會導致因病原微生物的抗藥性增強而誘發更加嚴重的病害;同時,藥物殘留對食品安全等方面將帶來令人關注的負面影響。
廣東省水生動物健康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立,便是希望通過與共建高校和企業的緊密合作,聯合創新發展破解這些問題。據了解,該中心將依托于精準診斷、水產物聯網、免疫學、微生物宏基因組學等互聯網+現代生物技術,對水生動物的環境健康、機體健康、生物安全等進行評估,進而研發以生物疫苗、中草藥免疫增強劑、新型綠色漁藥為主的健康保護產品,建立基于環境健康-機體健康-微生物安全的健康評估模式和綜合防控體系。
在此之前,憑借在水生動物健康評估領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經驗,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備受認可,擁有近十項國家專利,近三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千萬余元。
“未來,我們將整合院校企三方的創新資源和優勢條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計劃經過2-3年時間攻克水生動物健康評估技術若干個關鍵共性技術,努力建成第三方檢測平臺和疫苗效果評價平臺,將中心打造成為國內首家專門從事水生動物健康評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平臺。”魯義善表示,除了技術研究,該中心還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聯合培養專業的水生動物健康評估技術人員,實現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的多方共贏。


(新聞主編:陳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