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是2017級新生開學報到的日子。記者來到學校湖光校區主教學樓底迎新現場,發現像往年那樣排長隊等候報到的現象不見了。
前來辦理報到手續的小林同學告訴記者,今年學校采取了電子迎新報到的方式,只需到指定網頁掃碼下載學校的迎新手機APP或登陸學校迎新網站,即可進入迎新網上報到系統,完成個人信息采集、財務繳費等手續,并打印報到單。現場報到時帶上報到單和憑手機APP產生的二維碼或錄取通知書、身份證就可以快捷辦理報到手續了。
為了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系統還針對經濟困難新生開辟了綠色通道功能。已申請了生源地貸款的學生,可通過上傳相關資料進行綠色通道申請,非生源地貸款學生則可經學校審核批準后暫緩繳納學雜費,或申請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
電子報到系統的采用,大大簡化了報到流程,節省了新生報到時間。據悉,截至12日當晚,就有6000余名學生通過網上報到系統辦理了相關手續。
今年海大魅力不減,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地區招錄了7803名新生(其中有14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和10名港澳生),有38個專業在廣東省第一批本科錄取批次招生,部分專業在四川、山東、云南、重慶、江蘇、江西6個省(市)第一批本科錄取招生,生源質量持續向好。
迎新期間,校黨委書記關志強、校長葉春海,黨委副書記彭權群,副校長陳澤球、劉東超、高秀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三校區新生接待現場,到各院系迎新接待點慰問工作在迎新一線的師生員工,看望新生家長。在綠色通道咨詢處,校領導向貧困家庭學生送上愛心大禮包,鼓勵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
為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學校及早做了充分準備和周密部署:學校成立了新生接待工作領導小組,各學院成立了相應的新生接待工作小組,確保為新生提供一站式周到服務。在校內主干道和重點區域都設立了服務點,為新生和家長提供醫藥、茶水和引導服務。學校開通了帶空調的階梯教室、體育館,為半夜報到的學生及家長提供休息場所。在每個服務點和宿舍大院,都有志愿者進行引導。在迎新現場,創意十足的迎新宣傳標語和便捷的微信掃碼招貼,都使人眼前一亮,倍感溫馨。
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新生,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新階段的期待和憧憬。來自北方的小張同學感嘆海大空氣好、校園大、師長們親切熱情,他對未來四年的生活學習充滿信心。而來自本地的小徐同學則顯得從容不迫,他表示自己會踏實學習,并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培養自己自強不息的品質和堅韌不拔的性格。

迎新現場

輕松掃一掃 成為海大人

關志強書記、彭權群副書記深入現場檢查迎新工作

葉春海校長與新生家長親切交流

彭權群副書記接受湛江電視臺采訪

陳澤球副校長慰問迎新工作人員

劉東超副校長在迎新現場查閱新生報到情況

高秀梅副校長檢查海濱校區迎新情況

校領導為新生發放愛心禮包

兩位新生家長在“新生入學合影墻”前欣然拍照留念
(新聞主編:張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