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13日是我校2018級新生開學報到的日子。雖遇臺風“百里嘉”登岸,但新生們的熱情并未隨之削減,校園里處處呈現蓬勃生機。來自五湖四海的八千新同學風雨兼程,奔赴海大,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激動、歡快、匆忙、期待……足以形容這些穿梭在校園中的“新苗”們。
暖心迎新 風雨同路
“今天注定是繁忙的一天!”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小陳清晨六點多便已冒著大雨趕赴體育館。從早上到下午,報到現場的志愿者們一直在幫助新生辦理入學手續,引導新生與家長前往宿舍,一刻沒有歇息過。
狂風驟雨雖然給新生報到帶來了不少挑戰,但記者在現場看到,迎新工作依然秩序井然。為應對臺風,確保新生及家長安全、舒心地報到,學校作了充分準備和周密部署。按照防臺風應急預案,學校協調了各部門開展安全檢查,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了迎新方案:組織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到校外新生接待點24小時接待新生,并安排校車接送;新生接待場地由室外變更到室內體育館;組織迎新工作者做好新生及家長的防風避雨引導工作,加派校車將新生及家長從報到點接送到宿舍區;簡化了新生報到程序,現場安排了以學院為單位的接待隊伍為新生辦理入學手續,并提供專業的答疑。
迎新期間,校長葉春海,校黨委副書記彭權群,副校長劉東超、高秀梅等先后深入迎新現場,并分別前往各新生接待點、學生宿舍樓,了解新生報到情況,慰問迎新的一線工作人員。
學校的暖心舉措受到了許多新生與家長的點贊,一位新生家長告訴記者,“在臺風天氣中報到有一點狼狽,但對學校的安排還比較滿意,老師和師兄師姐們都很關心孩子,在雨中幫我們搬行李,為我們指路,很感動。”來自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的林同學則表示,這是一次“獨特的入學體驗”,前來報到時交通是最大的不便,但學校考慮得很周到,從車站來學校和回宿舍都有校車“護航”,這點讓他覺得很暖心,感覺到校就像“回家”。
數字迎新 高效便捷
為迎“海大新鮮人”,今年的迎新工作也別出心裁,數字迎新亮點頻出。學校今年繼續采用電子報到系統,新生可在家用手機客戶端提前完成個人信息采集、財務繳費等報到事項,到現場只需出示系統生成的二維碼,掃一掃便可完成報到,方便快捷,服務人性化。
而湖光校區教學主樓前的“迎新實時數據大屏”更是今年迎新校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通過大屏幕,師生們可以隨時查看迎新報到的現場進度,包括學校實時報到情況,各時間段新生報到量、各系(院)報到人數、全國各省份錄取人數、報到率和男女比例等。根據實時數據的展示,學校各職能部門可以更好地統籌迎新現場工作,學生們也可以更方便地瀏覽和獲得有關數據。
數字迎新不僅提高了迎新工作的效率、保證了迎新工作的質量,也使廣大新生在走進海大的第一天就感受到“數字化校園”帶來的便利和貼心服務。
新起點 新期盼
2018年,我校共錄取本科生8057名、碩士研究生310名、博士研究生20名和留學生研究生16名。對于每一個帶著夢想和期待踏進海大的新同學而言,大學都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一個嶄新的征程。
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新生,也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新階段的憧憬。獨自來校報到的海洋科學專業的李同學表示心情有一點復雜:“有點小期待也有一點迷茫,對未來的方向仍不是很確定。”中歌藝術學院的楊同學則希望“自己能在大學四年里變得更優秀,好好學習專業知識,讓每天都過得精彩”。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孫同學則興奮地說,“在踏入大學的那一刻,期待和喜悅便將旅途的疲憊一掃而空了,大學四年,愿青春無悔!”

葉春海慰問迎新一線工作人員

彭權群檢查新生公寓

劉東超到車站新生接待點了解迎新車輛安排情況

高秀梅到海濱校區了解新生報到新情況

報到現場

學校安排車輛接送新生到學生公寓

迎新實時數據大屏
(新聞主編:陳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