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1日,由水產學院承辦的“海洋藍色糧倉科技創新與實踐”廣東省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湖光校區召開。來自全國1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師、研究生以及本校師生共400余人參加此次論壇。
論壇開幕式在湖光校區多功能廳召開。我校副校長譚北平教授、特邀報告專家中國水產科學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海南大學吳小易教授、華南農業大學黃友華教授、研究生處副處長周昌仕教授、水產學院副院長陳剛教授、張健東副教授、李廣麗教授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李廣麗教授主持。譚北平致歡迎辭,周昌仕宣讀了論壇獲獎名單,與會嘉賓為獲獎學生頒獎。
譚北平在致辭中首先對各位參會老師、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簡要介紹了我校的基本情況和水產學科發展。譚北平指出,目前,我校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一帶一路”國家倡議以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水平海洋大學的建設目標,全力推進學科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希望通過此次學術交流,加深師生對藍色糧倉內涵的理解、促進藍色糧倉科技創新、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拓展青年教師的研究思路,促進我校水產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最后譚北平對參會師生提出了四點希望和建議:一是要培育學術興趣,二是要樹立學術理想,三是要夯實學術根基,四是要堅守學術規范。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加踏實地,做一個學術理想遠大的有志青年、學術品格高尚的有德青年、學術根基厚實的有為青年,用青年學子特有的蓬勃朝氣和進取銳氣,書寫濃墨重彩、更加絢麗的人生篇章!
開幕式結束后,陳剛主持了專題報告。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做了題為“水產基因組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的報告,詳細介紹了近十年我國在水產基因組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海南大學吳小易教授做了題為“虎龍斑精氨酸、賴氨酸、和亮氨酸營養-不足、適量和過量的比較研究”的報告;華南農業大學黃友華教授做了題為“石斑魚虹彩病毒感染致病細胞基礎及宿主免疫防御機制研究”的報告。各位專家的報告生動精彩,參會人員積極互動,氣氛活躍。
隨后,在水產樓會議室舉行了分論壇報告,報告分別由學院青年教師王中鐸博士、王學鋒博士、陳華譜博士、章雙博士、李忠爐博士主持,42位博士、碩士研究生就3個專題作了報告,報告結束后與會師生參觀了我校水生生物博物館。會議還邀請外單位參會師生參加了我校研究生迎新晚會。
本屆論壇論文來源廣泛,組委會從112篇研究生投稿論文中評出優秀論文45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14篇,三等獎21篇。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但增強了國內水產院校研究生的交流,展現了我校研究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也進一步提高了我校水產學科的影響力,對我校水產學科“沖一流”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論壇開幕式

譚北平致辭、陳松林、吳小易、黃友華做特邀報告

為優秀論文作者頒獎
(新聞主編:陳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