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赌场007-希尔顿赌场网站_免费百家乐预测工具_新2全讯网3344111 (中国)·官方网站

loading..

學校要聞

2017年我校本科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時間:2018-03-01

編輯:安立龍

作者:劉靖、曾永連

審核:安立龍

來源:教務處

瀏覽次數:

2017年,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教學單位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等上級文件精神,深入實施《廣東海洋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總體規劃》(2015-2020年)、《廣東海洋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改革方案》(2015-2020年),全面落實“創新強校工程”和學校“十三五”本科教育教學與專業建設規劃,以本科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教學基本建設,規范教學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大幅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制訂《廣東海洋大學專業建設與管理辦法》,建立專業預警與撤銷調整的動態機制。開展專業認證工作調研,編制“十三五”專業認證規劃,組織完成校級以上(含校級)立項建設示范(優勢)專業認證規劃制定工作。新增應用氣象學、應用化學2個本科專業,全校本科專業達75個。申報設置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個專業。新增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漢語國際教育2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以上優勢特色專業達到26個,占全校專業總數的34.7%。

二、加大課程建設力度,全面提升課程建設水平

組織編印2013版課程教學大綱,發布實施《廣東海洋大學“十三五”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規劃》。做好課程建設經費預算,分層次建設一批通識核心課程、創新創業輔修專業課程、創新創業示范課程、非海洋類專業涉海課程以及精品課程。立項校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4門、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6門,其中“哲學智慧與創新思維”“動物繁殖與生物技術技能訓練”等2門課程獲批省級立項建設。新增“家畜育種學”等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項目,學校省級精品課程達33門。引進校外優質MOOC資源35門,供8262人次學生修讀,開展網絡自主學習。加大教材建設與管理力度,組織“馬工程”重點教材使用情況排查和全校境外教材使用情況審查,立項4個校級規劃教材建設項目,《魚類增養殖學》等9部教材獲批農業部“十三五”規劃教材。

三、加強教指委工作,著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委員會在教學建設中的作用,推薦兩批次26人次教師申報新一屆廣東省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申請承建廣東省本科高校動物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向省教育廳推薦32名高等教育教學類項目(獎項)評審專家。組建我校高等教育教學與教學管理專家庫,現有專家169名。

完善主講教師資格申請工作流程,完成88名新教師的任課資格審查和新聘教師的試講聘用審查工作。發布《廣東海洋大學教師授課競賽實施辦法》,組織16個教學單位91名教師授課比賽,39名教師參加學校決賽。資助17個教學單位開展優秀教師公開示范課33場,有效促進了教師教學經驗的交流與學習。

四、深入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成果豐碩

穩步推進學分制改革。組織全校75個本科專業、卓越計劃專業和“雙百工程”實驗班培養方案修訂,邀請省內17所高校120名同行專家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通訊審議。組織制定通識教育必修課、通識教育拓展課、跨學科基礎課教學改革方案,審核公布全校性跨學科基礎課194門、通識教育拓展課課程318門。

加強項目建設力度。立項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02項,獲批省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9項。此外,校級質量工程暨“創新強校工程”教學類項目共立項5類12項,共獲批省級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4類8項。征集2018-2020年高水平大學本科教學類建設項目286項。

加強新工科建設研究。學習教育部“卓越人才2.0版”改革精神,做好新工科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設置調研及前期研究。安立龍主持的“地方高校基于學生創新應用能力培養的新工科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與應用”、涂超主持的“面向新工科的信管專業工程實踐教育體系與實踐平臺構建”獲批為廣東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加強交流與總結。舉辦全校性教學改革專題報告會2場,編輯出版教學改革論文集3部,征集廣東海洋大學本科課程創新創業教育案例20余個。出臺《廣東海洋大學優秀教研教改論文評選暫行辦法》,評選表彰獎勵校級優秀教研教改論文133篇。組織申報第八屆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8項。其中,《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卓越海洋人才協同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地方高校涉海專業全程滲透協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改革與實踐》兩個項目獲得省級成果獎一等獎(已公示)。

五、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進一步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卓越計劃”為抓手深入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貫徹實施《廣東海洋大學關于開展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校教務〔2015〕71號),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制訂卓越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大綱,完善人才培養的機制體制,12個專業共設立“卓越計劃”試點班33個共748名學生,與相關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建立切實的校企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進一步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廣東海洋大學第二專業和雙學位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辦法》(校〔2010〕17號),在英語、法學2個專業開展雙學位、第二專業教育,加強“雙學位、輔修專業”教學質量的監控,完善“雙學位、輔修專業”課程學分代替公選課制度,積極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7年雙學位、輔修專業招生251人,畢業并獲得學位353人。

進一步深化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學校學分制改革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意見及“雙百工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改革2017級雙百班組班方式,學院內按學科大類跨專業選拔優秀的學生,組建“雙百工程”創新實驗班,共組建雙百班組班33個。2017屆“雙百工程”創新實驗班學生177人畢業,49人參加了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其中33人被國內19所高校錄取,錄取率為18.6%,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另有3人取得國外大學入學資格;52名學生獲評為創新實驗班優秀畢業生。

六、強化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提升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新增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立項校級協同育人平臺2個,立項校內實習教學基地7個、校內創新實習基地5個,新增1個校級和1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目前有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省級18個、校級49個。學校共與272個校外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等簽訂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協議,覆蓋全校70個專業,覆蓋率達95.8%,約有9000多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進入基地參加實習、實訓和社會實踐,各學院從合作單位邀請了40多位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來校舉辦學術講座,并指導校內實踐教學。組織國家海洋局人事司關于開展2017年海洋人才港實習實踐報名推薦工作,我校有11名學生獲得了實習資格,入選人數排名第8。

加強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成績統計、質量分析及總結工作。繼續使用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共上傳并檢測論文6780篇,通過率99%。高級職稱教師指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占56.8%;在選題上,來自科研項目和工程實際的論文(設計)共2646篇,占全部論文(設計)的40.9%。表彰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88篇。

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本科生創新創業團隊31個,其中創新型團隊21個、創新創業型團隊6個、創業型團隊1個、服務型團隊3個。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76項,獲國家級項目40項,省級項目80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結題58個,其中國家級18個、省級29個,校級11個。結題材料中,公開發表論文41篇,其中14篇以學生為第一作者,申請專利12項,申請軟件著作權5個,發表作品9個,獲各級學科競賽獎7個。

支持開展學科專業競賽工作。立項資助學科專業競賽項目24個。各學院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54個,獲得國際級獎項6個、國家級獎項552個、省級獎項115個。其中,作品“智能詞典”參加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大賽暨第四屆“發現杯”全國大學生互聯網軟件設計大獎賽,獲全國三等獎,學生獲得了年薪6萬的實習就業機會 。參加201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動物科學專業技能大賽、“太陽鳥杯”全國大學生游艇設計大賽、第十一屆“畢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等32個全國性競賽獲得國家級特等獎4個,一等獎37個。6支隊伍參加了由中國海洋學會與勵展博覽集團聯合主辦的國際性大賽“2017 OI中國水下機器人大賽”,榮獲可行性二等獎1項、展示型三等獎2項、優勝獎3項。

完善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激勵機制。制定《廣東海洋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實踐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加強創新創業成果展示,本年度共組織了3場創新創業成果展。

成功獲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學校稱號。制定《廣東海洋大學創建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工作方案》,加強創新創業工作總結和典型經驗材料凝練,周密部署5個專家校內考察點,精心梳理佐證材料,反復修改完善專家進校考察匯報稿,專家組對我們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予以了很高的評價。我校成功獲批為“第四批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并于1月16日在廣州舉行了授牌儀式。

七、全面落實教育部相關規定,提升以學分制為核心的教學管理水平

全面落實《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結合學分制改革需求,學校修訂(制定)了《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規定》、《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科生校外課程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廣東海洋大學選課管理辦法》、《廣東海洋大學本科生學業預警管理規定》、《廣東海洋大學本科生課程考核管理規定》、《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科生導師管理辦法(試行)》。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維護校園政治安全六項責任,規范課堂教學管理。精心組織書記、校長第一課。制作教師和學生課堂行為規范宣傳板,加強課堂教學管理,通過第一周教學檢查、日常教學檢查、領導聽課、督導聽課、同行聽課等形式,保證課堂教學的純潔性,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明確教材使用單位的任課教師、系(教研室)、學院三級管理責任,堅持課堂教學及教材管理月報制度,無違規預訂和使用教材的情況。

認真做好教學計劃運行管理。完成本科教學計劃、第二專業、雙學位教學計劃的錄入審查工作;完成公選課及公共體育課教學計劃的錄入及維護工作。

加強教務系統工作,排課、選課、學籍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完成學分制教務管理系統需求及技術指標設計,協助落實系統招標采購工作。做好現有教務系統維護工作,編寫《教師網上停調課操作指南》。改革學分制排課辦法,最大限度保證了學生能選上核心課程,同時解決了“雙百”實驗班所開課程與原班專業課程上課時間存在沖突的現象,順利完成12792門次課程編排、31000余名學生網上選課、學生專業任選課開課、2017級7468名學生通識教育核心課和通識教育拓展課的選課等工作。有序完成雙學位招生、交流生選拔、學籍異動處理、畢業資格審查等各項常規工作,開設了英語、法學輔修專業,選派14名學生赴國(境)外學習半年,批準 46名學生轉專業。完成2017屆共6631名本科生畢業資格審查工作,畢業6183人、結業411人、畢業并授予學士學位6141人。完成了2018屆畢業生的電子注冊像片拍攝工作,細致做好畢業證明、學位證明及畢業證書換發等工作。

加強考試管理,積極推進考試改革。完成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使用權的合同簽訂和系統的預安裝工作。加強監考培訓、誠信考試宣傳教育,修改“考場情況登記表”,組織近180場次的巡考檢查,抽查學院試卷批改情況,嚴格成績更改申請,對50余名考核違紀或作弊學生進行了紀律處分。全年組織完成17133人次的補(緩)考、6800余人次課程重考、結業生680人次的不及格課程考核及各學院安排的期末提前考和16門課程的期末統考工作。組織33263名學生完成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CET4、CET6)考試以及4837名考生參加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CET_-SET)。完成2017年749人次的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統測(TEM4、TEM8)考試、175人次的全國日語專業四級、八級統測考試。完成了2017年廣東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外國語全省統一考試的組織工作。

成功獲批為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高校。出臺《廣東海洋大學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試行)》,遴選出58名學生推薦為2018年免試攻讀研究生。

我校教學管理工作廣受認可。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教學改革創新等方面成績突出,為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做出了積極貢獻,教務處領導多次在廣東省高校會議上解讀國家教育政策、介紹并推廣管理經驗。我校教學管理團隊獲2017年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管理團隊,安立龍、張光亞、李毅獲2017年廣東省教學管理先進個人。

八、深入開展教學檢查與評估,扎實推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深入開展教學檢查。修訂《廣東海洋大學教學差錯、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完善教學事故教學差錯查處機制。組織開展教學檢查工作。全年對176次課堂教學狀態抽查,共檢查694門課堂教學情況,聽課444門,試卷檢查374門,實驗課308門,實習282門,畢業論文424門,師生座談會122場;組成12個檢查小組進行實踐教學專項檢查;組織全校各級領導聽課共1724次。對以上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及時整改。全年對課堂管理不嚴學生到率低于80%的課堂督促整改32人;處理嚴重教學事故1人、一般教學事故4人、教學差錯1人。

不斷完善教學評估機制。編制第三方評估服務采購預算,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擬定校內外協同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的專題調研計劃,不斷完善校內外協同質量監控機制。加強評估信息反饋與持續改進,修訂《廣東海洋大學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專業審核與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加強專業評估結果運用。對66個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專業進行評估排名,“優秀”專業19個、“良好”專業26個,“合格”專業21個,發文公布評估結果,依據評估結果劃撥專業建設費,將專家反饋意見印發至各教學單位、相關職能部門和校領導,組織整改;經嚴格審核,我校休閑體育專業順利通過省學位委員會審核獲批為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專業。結合學校“創新強校工程”考評工作,開展二級學院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組織各學院以教學系為單位對300余門課程進行評估,課程評估結果作為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精品課程項目申報立項的必要條件依據。組織56萬余人次學生對課堂教學、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結業論文(設計)及教材選用的評教工作,優良率達95%以上,統計并公布評教結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學水平。優化教學質量優秀獎評選方案,修訂教師職稱晉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審核條件,激勵教師加大教學投入,組織教學系先進集體、教學名師、“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教學質量優秀獎、優秀畢業論文等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完善專業和課程滿意度調查機制。啟用畢業生網上問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生成一份各專業的分析報告。2017屆發放調查問卷6687份,收回有效問卷5566份,調查問卷評價為好占33.09﹪、較好34.04﹪、一般27.58﹪、差5.23﹪。

完善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機制。組織各單位部門編制2017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組織2017年教學狀態數據采集工作,匯總生成我校本科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為學校教學工作改進提供決策依據。

完成《廣東海洋大學教學類項目評審標準匯編》,對57個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進行校內結題驗收,46個項目通過校內結題驗收,11個項目校內結題驗收不通過。我校2014年(含)以前立項的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全部完成校內驗收。對驗收不予通過的項目,終止項目建設,收回剩余資助經費,項目負責人限制推薦省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申報。2016年度我校34個項目參加省級驗收,省級驗收結果“優秀”2項,“通過”28項,“暫緩通過”3項,“不予通過”1項,省級驗收通過率為88%,居全省前列。

九、全力推進評建工作,高質量通過審核評估

成立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辦公室,組織評建辦人員10人參加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培訓會。制定《廣東海洋大學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細化評建任務。召開2017年本科教學工作會議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動員大會,編印《2017年本科教學工作會議暨審核評估動員大會學習材料匯編》《廣東海洋大學2015本科教學工作會議和2017年本科教學工作會議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動員大會學校領導講話匯編》,組織各單位(部門)學習并及時召開審核評估宣傳動員會,落實評建任務。制定兩輪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校內檢查工作方案,組織9個檢查組對全校各單位(部門)進行檢查,加大評建整改力度。

精心完成學校層面自評報告撰寫和支撐材料整理及建檔工作。先后發布11份自評報告撰寫及修改通知,組織了初稿審議會、第二次通稿會、第六稿審議會、第九稿審議會、第十稿修改會、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自評報告修訂會等數次學校層面會議,歷經13次反復修改完善以及5稿的排版印刷,最終定稿。

高質量通過審核評估。制定《廣東海洋大學本科教學工作審核預評估專家進校工作方案》、《廣東海洋大學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進校工作方案》,圓滿完成預評估和正式評估專家進校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我校辦學定位合理、培養目標明確、辦學特色突出、“三型”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本科教學改革成效明顯、第二課堂特色鮮明、質量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機制不斷創新,同時也非常客觀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為我校本科教學的建設與改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及時組織審核評估整改工作。審核評估結束后學校立即召開審核評估整改方案起草工作會議。將省教育廳書面反饋的專家進校審核評估報告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對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范圍確定的審核項目、審核要素,整理形成評建整改任務分解到相關單位、部門,組織制定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方案。

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黨風廉政責任教育和業務培訓,全面提升教學管理隊伍素質和能力

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學習培訓。2017年共派出35人次參加中國大學教學論壇、全省本科高校教學工作研討會、廣東省高等學校專業評估與專業認證研討培訓會、學籍管理工作培訓會、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培訓會、廣東省高校首屆融創論壇、全省本科高校教學工作研討會、《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編制工作研討會、高校新工科與產業學院建設經驗交流會等會議。召開多次會議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編制《教務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專題調研形成行動方案的實施方案》。

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機制。教務處處會議和教務支部會議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列入了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容。落實黨風建設的各項責任目標,從根源上堵塞漏洞,防止腐敗現象的滋生。建立和完善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內部管理制度和內控機制,做好各項教學、教務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




(新聞主編:張艷梅)

地址: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省 湛江市 麻章區 海大路1號 郵編:524088   郵箱: xzb@gdou.edu.cn

電話: 0759-2383111、2383333(黨政辦)、2396115(本科招生)、2396172(就業)、2382451(成教招生)、2362175(非學歷培訓)、2396185(研究生招生)

教育收費咨詢/投訴電話:0759-2383153,郵箱:cjgzbgs@gdou.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廣東海洋大學  粵ICP備06058882號

粵公網安備 44081102000020號

技術支持: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

舊版回顧

模拟百家乐官网下| 同花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游戏机在哪有| 大发888娱乐充值| 真人百家乐官网攻略| 山西百家乐官网用品| 米其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娱乐网| k7百家乐最小投注| 百家乐双龙出海| 大发888游戏代充值100| 中宁县| 百家乐官网咋个玩的| 博彩百家乐官网字谜总汇| 网上百家乐平台下载| 百家乐骰盅规则| 如何玩百家乐扑克| 百家乐和的几率| 老K| 六合彩网址| 神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信用哪个好| 大发888官方 df888| 金彩娱乐城| 成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百家乐官网假| 百家乐官网的路子怎么| 多彩国际娱乐| 怎样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庄闲机率| 百家乐官网秘籍下注法| 打百家乐纯打庄的方法| 开棋牌室赚钱吗| 百家乐官网赔率计算| 威尼斯人娱乐诚| 巴黎百家乐地址| 筹码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金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明珠线上娱乐| 百家乐官网规则以及玩法| 大发888娱乐博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