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畫中舞,畫隨舞姿游。”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一幅幅具有濃郁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鮮明海洋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唯美畫卷呈現在觀眾面前。12月15日、16日晚,廣東海洋大學首屆藝術碩士畢業舞蹈作品展演在中歌實驗劇場舉行。校長葉春海以及學校職能部門、兄弟院系的領導、社會各界嘉賓、學院師生等觀看了精彩演出。
演出中,舞蹈作品的文化品位和青年舞者們精湛的舞藝以及整體呈現的一幅幅唯美畫面,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其中,群舞作品《潺映浣歸橋》通過青年舞者腳下觸動泉水的動律,表現了唐代浣女的典雅與靈動,藝術再現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美妙意境。雙人舞作品《明月染相思》通過舞者高低空對比的動律,表現了唐代青年男女眺望月亮思念彼此的心境,藝術再現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唯美畫面。小舞劇《海的女兒》以全新的舞蹈方式和肢體的語言呼吁人類重視海洋,善待海洋,保護海洋,表現出對“人海和諧”的渴望和向往,發人深省,耐人深思。女子群舞作品《賣魚街》結合繁鬧魚市中魚販們爭先恐后叫賣的動作和漁家姑娘的性格特點,創造性地使用民間舞的動律和元素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由衷贊美。女子獨舞《致寧兒》用近乎完美的肢體語言詮釋著濃郁的愛國情懷和生命中的情感,藝術再現了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的崇高形象,令人肅然起敬。男子群舞《詠梅》通過舞者行云流水般的肢體動作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光明磊落、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和堅冰不能損其骨、飛雪不能掩其俏、險境不能摧其志的民族大無畏精神,令人蕩氣回腸。
四場演出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精彩紛呈,無論從舞蹈作品的立意、風格還是形式和內容,他們都堅持文藝創新,并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藝術加工和創造,充分展示了首屆藝術碩士們舞蹈編導的專業水準、創作水平和創新能力。

群舞《辭冬暖入春》

小舞劇《海的女兒》

群舞《賣魚街》

群舞《詠梅》

合影
(新聞主編:陳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