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校“尋訪紅色鄉村 傳承紅色基因”2018年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的深入開展,8月3日,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彭權群,校團委書記尹喜等一行3人在徐聞縣副縣長(法政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許浩、下洋鎮黨委書記鄭永健、人大主席魏小翔和墩尾村、地塘村村支書及村長的帶領下來到下洋鎮的墩尾村、地塘村等紅色村莊走訪調研當地的紅色資源并看望和指導我校在當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院紅色小分隊”成員。
下午,彭權群一行人等抵達作為廣東省第一批“紅色村”的墩尾村,并與我校的學生實踐團隊在該村村委會辦公樓召開座談會。會上,尹喜在主持發言中介紹了我校“尋訪紅色鄉村 傳承紅色基因”2018年社會實踐專項活動開展的背景和此行的主要目的,并邀請了魏小翔簡要講解了下洋鎮,特別是該鎮墩尾村和地塘村的革命歷史、革命英雄事跡、革命遺跡(址)等情況。
鄭永健簡要介紹了下洋鎮的基本情況,尤其是該鎮豐富的紅色資源和紅色鄉村建設情況,重點介紹了墩尾村“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規劃方案,并對“經院紅色小分隊”成員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用心了解革命歷史,深入調研,學習體會,提升思想素質和理想信念;二是用革命精神和紅色文化謀劃人生之路;三是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機會和平臺歷練和提高自我。
許浩代表徐聞縣政府對彭書記等人此次的走訪調研和學生實踐活動表示歡迎,并對學生實踐團隊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主動思考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夠給當地帶來什么,從而發揚吃苦精神,學以致用;二是在實踐中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并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相結合,思考促進鄉村發展的對策;三是墩尾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頗有成效,黨支部在鄉村發展中是關鍵所在,這也可以成為實踐調研的重要關注點。
彭權群在會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詳細介紹了我校開展“尋訪紅色鄉村 傳承紅色基因”2018年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義以及截止當前的開展情況,他指出,此專項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大學生重要回信精神,推動社會實踐活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傳承紅色基因,增強青年學生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發揮高校優勢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和方式途徑,要求學生團隊成員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沉下心,積極圍繞當地的革命斗爭史、革命遺跡和英雄事跡等方面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走訪當地群眾和革命后代、重溫革命歷史、瞻仰革命遺址和考證當地革命史等方式,以視頻、音頻、圖片、文字和新媒體等形式,重現革命老區和紅色鄉村的革命斗爭史,搶救性彌補當地革命歷史文獻的不足和盲點,填補資料空白,為當地建立革命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供系列化史料支撐和專業性建議,同時結合并發揮專業優勢提出當地紅色資源助力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在活動結束后積極向當地匯報活動成果等情況。
會后,與會成員分別前往徐聞縣下洋武裝起義指揮部舊址(地塘村)、徐聞縣抗日救亡運動杰出先驅、重建徐聞黨組織的重要人物、中共基層組織卓越領導者林飛雄故居(地塘村)和中共徐聞縣縣委成立遺址(墩尾村小學)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

走訪林飛雄故居

林飛雄故居門前合影

座談會后合影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新聞主編:梁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