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教育為現代化建設服務、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迫切需要,是教育人為民服務,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00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上如此強調說。
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據統計,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高達611萬人,較去年增長52萬人,而我省的畢業生就超過了33萬,較去年增長4萬人,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加上省外大學生來粵求職以及往年暫緩就業的大學生,今年預計有超過50萬名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相當于全國畢業生總數的1/12,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學校高度重視今年畢業生工作,為確保今年我校120名研究生、3672名本科生、733名專科生順利就業,學校在年初召開了2009年就業工作會議,在總結2008年就業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部署2009年就業工作任務,提出了十項措施力促我校畢業生就業,各學院紛紛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為畢業生尋找就業崗位。
學校黨委書記劉衛國就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做過多次指示,要求各學院黨政“一批手”要把就業工作納入學院重要議事日程,明確工作思想,制訂工作目標,提出工作措施,強化工作責任。學院要成立以書記、院長為組長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書記、院長主管,分管領導具體抓,學院教職工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管理體制。各學院要認真執行學校構建的就業職能部門、學院和學生“三位一體”就業工作新機制,發揮學院就業工作評估體系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作用,形成全校上下齊抓共管,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良好局面。各學院還要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習實踐,切實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劉衛國還要求學院要放遠目光,與社會上實力較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結成合作伙伴關系,建立長久的就業實習基地,積極開拓就業市場。
校長何真在2009年就業工作會上要求各學院要認清形勢,增強做好就業工作的使命感,進一步加強就業工作領導,強化責任。要完善就業目標責任制,量化細化工作任務,院系負責同志要深入班級進行具體指導,輔導員、班主任要將就業指導服務落實到每一個畢業生。他表示學校會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納入綜合考核學院領導業績的重要內容。何真要求各學院要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穩定畢業生心態,引導畢業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思路和“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的就業觀,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各學院要加強與企業、行業協會等的聯系,積極吸引用人單位進校招聘,熱情周到地為用人單位提供服務;各職能部門、院系以及班主任、輔導員、專業導師要積極為畢業生收集崗位信息、尋找就業崗位;要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的針對性,重點加強政策的宣傳和咨詢,對就業困難群體重點幫扶;要進一步做好就業率統計工作,杜絕弄虛作假。何真還指出,要做好就業工作,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
校黨委副書記容景春在2009年就業工作會上從十個方面闡述了09年就業工作的具體措施。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參與,逐級落實責任,建立健全全院系目標責任制;加強就業指導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廣泛動員,主動出擊,千方百計建立就業渠道和就業人脈關系網;充分利用學校招生就業網,廣泛細致地收集就業崗位信息;加強就業服務工作,對就業困難群體重點幫扶;繼續做好“跳出就業抓就業”,積極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習實踐,切實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加大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加大對各學院就業工作評估力度,以評促建;建立三個“適度掛鉤”的機制,就業工作與學院事業發展、規模擴大適度掛鉤,與學院專業設置、招生計劃確定適度掛鉤,與學院辦學水平的評估適度掛鉤;建立2009年畢業生就業進展月報制度。
現從學校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懿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1日,廣東全省高校畢業生的簽約率僅有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截至今年4月1日,我校本科生畢業生的簽約率也僅為10.3%,較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在已簽約的本科生中超過40%的專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航海技術、動物科學、輪機工程、動物醫學、工業工程和熱能與動力工程等7個專業,其中船舶與海洋工程的簽約率為87.5%,居于全校榜首。張懿介紹說,我們已明顯感受到金融風暴對畢業生就業的沖擊,往年頗受歡迎的專業如今也難找“買家”,他希望簽約率較低的院系和專業要千方百計推薦畢業生就業,確保我校今年的就業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