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我校18位骨干教師完成了為期三周的境外教學技能培訓回到學校。本次培訓活動是我校繼2014年之后推出的第三期骨干教師赴美教學能力培訓項目,由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承辦,培訓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培訓期間,格林斯伯勒大學派出近40名相關學科專業教授與副教授為培訓團進行教學技能專題培訓,內容包括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發展歷程、現狀和趨勢;UNCG人才培養模式;全球化視野下的大學教學模式;外語教學的策略;美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此外,老師們還分組進入美國大學課堂進行觀摩,從微觀層面感受美國大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教學過程的細致性。在參觀圖書館、實驗室的活動中,圖書館的豐富藏書以及實驗室的巨額投入也讓老師們贊嘆不已;對每門課程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強化“讀寫聽說”能力培養,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強調老師的指導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參加培訓團隊嚴格按照承訓單位的培訓計劃接受培訓外,利用課余時間積極主動與相關學科、部門接洽、溝通,例如外國語學院老師與對方教育學院、語言互聯中心、文學文化和語言系,水產學院、農學院老師與對方生物系,藝術學院老師與對方音樂戲劇與舞蹈學院,教務處人員與對方國際項目中心、教學與學習信息中心等雙方感興趣的合作研究、師生交換方面內容進行了進一步交流,為進一步合作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礎。
本次培訓得到了UNCG國際交流中心Doryl Jensen教授和唐財先生的大力協助,在UNCG做訪問學者研究的我校教務處長安立龍教授也參與了部分活動。
本次培訓團團長教務處副處長張光亞表示,“美國大學校園的環境和高等教育體制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對美國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也有更多認識,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取長補短,為做好我校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鑒。”其他參訓教師也表示,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受益匪淺,將把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技能引入自己的課堂,增強課堂效果,促進課程建設與改革。
根據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要求,在近期,培訓團還將舉辦培訓活動收獲交流會,把學習成果更多地與其他老師分享。



(新聞主編:翁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