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生生物博物館海洋科普系列講座第十場在博物館多媒體室開講。國家注冊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珍珠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化妝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專家,廣東省食品藥品科技咨詢專家童銀洪教授為100多名大中學生作了題為“硨磲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的海洋科普專題講座。
童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詳實,全面介紹了世界硨磲資源的種類、特征、分布、寶石學理化特性、歷史文化價值、食用價值、妝飾價值以及人工繁殖、養殖、人工育珠方面的開發利用情況,最后闡述硨磲的生物多樣性意義以及保護意義,特別提出保護和利用關系的平衡才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基石。講座結束后,童教授和同學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學們紛紛表示,既學到了知識,又深受教育和啟發。
講座結束后,童教授向博物館捐贈了珍稀保護動物硨磲標本。之前,童教授曾經還向博物館捐贈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珊瑚標本。



(新聞主編:陳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