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海大精神”討論的階段性成果,推動“海大精神”討論持續深入地開展下去,學校分別于6月15 日下午和6月21日下午在主校區多功能廳分前后兩場召開了全校性“海大精神”研討會。出席前場研討會的校領導有:蘇一凡、胡日章、容景春、何真;出席后場研討會的校領導有:蘇一凡、何真、關志強。前場研討會由容景春副書記主持,后場研討會由何真副校長主持。學校黨政副科級以上干部,副教授以上教師及各學院團委干部、輔導員參加了研討會。
在前場研討會上,胡日章校長首先作了重要發言。他結合學校歷屆杰出校友的感人事跡和數次出訪校友的親身經歷,指出了海大校友身上突出具有的頑強拼搏、艱苦創業的精神特質,論證了“海大精神”在培育人才、凝聚人心、塑造形象方面發揮的獨特作用,從校慶籌備和海大發展的角度,闡明了“海大精神”討論的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隨后發言的緞勝修、王輝、楊經銘、秦小明等四位同志則分別從歷史發展、學校傳統、哲學內涵、師生關系的層面分析了“海大精神”的歷史內涵、發展向度、和諧特質和育人功能。
在后場研討會上,蘇一凡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蘇書記全面回顧總結了前期“海大精神”大討論的情況,進一步闡發了“海大精神”大討論的深刻意義,系統梳理了前期討論的基本過程,指出了討論活動的主要特點及其給予人們的重要啟示,并要求大家抓住學校發展的關鍵時期,運用好70周年校慶這個載體,積極行動,踴躍參與,把海大精神大討論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
蘇書記從并校改革、體制轉型、學科建設等方面重申了“海大精神”大討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三校合并成海大,恰似三川歸海,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凝聚人心,文化的融合勢所必行;學校規模由小變大,學科由單科轉向多科,教育方式由精英式教育為主轉為大眾化教育為主,此三重轉型必然要求文化與思想的創新與之相匹配;學校要做大做強,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三個層次的教育都迫切需要提升品位、提高質量,作為行為之先導的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就顯得尤為迫切。
蘇書記說,前段時間的討論經歷了一個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由領導發動、帶頭研討到專家研討、主動引導,再到全員參與、積極推進,是由點到面;從內容上看,從側重歷史層面的史料整理,到側重文化層面的校風展示,哲學層面的理性思考,是由淺入深。由此可以看出討論的幾個特點:一是在活動載體上,緊密結合校慶活動,始終依托校園文化;二是在組織形式上,精心謀劃,周密組織,層層引導,發動落實;三是在討論內容上,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著眼于凝聚發展力量。
精神重在關懷,討論重在過程,建設重在積累。最后,蘇書記強調,我們要通過深入持久地討論,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教職工的思想素養,提高學校的文化品位,建設好我們的精神家園。
譚樹明、蘇瑛、葉宇、陳青松、周蔚等五位同志先后在會上發言,分別就海大精神的培育、海大精神的時代特征、海大精神的新內涵以及如何理性認識、準確概括“海大精神”、海大精神與社會正氣的關系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