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依據(jù):
《財政部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1、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以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方式,單獨計算納稅。
2、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3、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籌劃測算
1、單獨計稅:按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方式,以獎酬金全額除以12個月的數(shù)額,按照稅率表一,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
應納稅額=獎酬金*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表一:獎酬金適用月度稅率表
級數(shù) | 全月應納稅所得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3000元的 | 3 | 0 |
2 |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4 |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5 |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6 |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7 |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 40 | 15160 |
2、并入綜合所得計稅:各位老師的綜合所得(包含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減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以及專項附加扣除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稅率表二,計算應納稅額。
(1)年應納稅所得額= (月工資薪金*12)+年終獎- (5000*12) -(月專項扣除*12)-(月專項附加扣除*12)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表二:綜合所得適用預扣率表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shù) |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36000元 | 3 | 0 |
2 |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從單獨計稅和并入綜合所得計稅的測算可得以下規(guī)律:
規(guī)律1 :當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shù)時,獎酬金與綜合所得合并計算,為最優(yōu)。
規(guī)律2 :當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大于等于零,且應納稅所得額與獎酬金之和小于等于36000元時,獎酬金單獨算和并入綜合所得算沒有區(qū)別,無論二者怎么組合,總的應納稅額都不變。
規(guī)律3 :當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大于等于零,且應納稅所得額與獎酬金之和大于36000 元時,獎酬金單獨算和并入綜合所得算差別較大,有時候單獨算比合并算更優(yōu),有時候合并算比單獨算更優(yōu),但是最優(yōu)點應該是獎酬金單獨計算,且獎酬金的最優(yōu)金額順次出現(xiàn)于36000 元、144000 元、300000 元、420000 元和660000元等五個臨界點。
三、獎酬金臨界點提示-警惕一元陷阱
臨界點一 36,000
發(fā)放金額 | 稅率 | 稅額 | 到手 |
36,000 | 3% | 1,080 | 34,920 |
36,001 | 10% | 3,390.10 | 32,610.90 |
38,567 | 10% | 3,646.70 | 34,920.30 |
臨界點二 144,000
發(fā)放金額 | 稅率 | 稅額 | 到手 |
144,000 | 10.00% | 14,190.00 | 129,810.00 |
144,001 | 20.00% | 27,390.20 | 116,610.80 |
160,500 | 20.00% | 30,690.00 | 129,810.00 |
四、獎酬金發(fā)放盲區(qū)范圍提醒
序號 | 獎酬金盲區(qū)(元) | 建議發(fā)放數(shù)(元) | 最少合理避稅(元) |
1 | 36,000-38,567 | 36,000 | 2,310 |
2 | 144,000-160,500 | 144,000 | 13,200 |
3 | 300,000-318,333 | 300,000 | 13,750 |
4 | 420,000-447,500 | 420,000 | 19,250 |
5 | 660,000-706,538 | 660,000 | 30,250 |
6 | 960,000-1,120,000 | 960,000 | 88,000 |
財務處
2019年7月8日